一、編制背景及依據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頻現,溫室效應愈演愈烈,尋求一種高效且低碳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熱點。國際社會逐步對溫室氣體減排達成共識。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京都議定書》進一步規定了發達國家的減排義務;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議定書》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國際氣候政治重新洗牌,中國也步入碳減排“責任共擔”的行列內。
目前,我國是溫室氣體排放量非常大的國家,2010年排放總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2.3%,因此面臨巨大的國際減排輿論壓力。我國政府也將低碳發展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戰略高度。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012年國務院發布的《“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發〔2011〕41號)規定到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確定下來,明確了今后的低碳發展方向。隨后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政策,取得了重大成績。但是,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城鎮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污染物排放缺乏有效控制,離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依然有較大距離。
二、碳排放管理實施細則
2.1總則
為了進一步加強能源管理、增強全員節能意識,減少從原料到產成品各個環節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制定本細則。
2.2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生產部門的原材料、能源節能管理工作。
2.3節能管理組織機構
2.3.1碳排放管理涉及公司生產全過程,實行公司、車間、班組三級管理體制。
2.3.2公司成立節能領導小組。負責公司年度節能計劃以及節能技術改造等資金籌備工作。制定公司和各部門的節能目標分解考核辦法,加快工藝技術進步,有效降低產值能耗,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2.4 碳排放管理工作內容
2.4.1 公司碳排放管理的主要任務
⑴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行業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
⑵采用法律的、行政的、經濟的、技術的有效措施,促進企業用能合理化,不斷提高企業能源利用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能源費用投入產出比;
⑶ 建立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強化能源科學管理,制定節能計劃和目標;
⑷推進節能技術進步,采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
⑸開展節能宣傳活動,提高全員節能意識,實施節能培訓,提高節能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
2.4. 2 節能工作要點
⑴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行業的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組織制定企業各項節能規章制度、定額和標準等;
⑵組織制定年度節能計劃、審查節能技術改造方案等;
⑶考核、檢查企業各項節能工作,組織評比和討論重大獎懲事宜;
⑷組織節能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⑸根據國家能源法律法規制定和修訂公司能源管理制度、成本能耗考核辦法。
(6)會同各有關部門組織新建、擴建、改建、修改項目和設備的節能性評定工作;
(7)組織開展企業能量平衡、物料平衡、能量審計、編制能源消耗定額;負責能源消耗定額的制定,分析與考核;
(9)對各用能部門進行能源計量、統計、檢查和監督;
(10)具體負責公司節能獎的審核和浪費能源的處罰事宜。
(11)負責節能合理化建議的征集及審定工作。
(12)負責組織公司內重點用能設備的效率測試工作;
(13)負責全公司能源計量裝置的配備和管理工作,按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規程的要求執行,能源計量裝置的選型、精度、測量范圍和數量,以滿足能源定額管理的需要,并建立校驗、使用、維護制度。
(14)根據公司節能工作召開節能分析會議,每年對節能經濟指標和節能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系統地分析評價,出具分析報告,找出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并進行相應的考核評比工作。
(15)組織節能宣傳活動,實施節能教育和培訓,提高企業全員節能素質。
三、碳排放管理辦法
3.1能源計量管理:
進一步完善企業能源計量系統,做到能源和原材料(電、天然氣、油、水、蒸汽、煤炭等)計量準確。
3.1.1、電能計量,動力用電和照明用電要分表計量?刂聘鲉挝皇褂秒娏,嚴格檢查、考核。(可根據各單位具體情況進行擴展和表述)
3.12、水量計量,目前水的來源分為自備井和自來水,考慮用水節能和節約水資源等因素,對下屬各用戶裝表計量,并制定相應考核辦法,認真執行。(可根據各單位具體情況進行擴展和表述)
3.13、主要耗能設備的電能計量,目前企業電能計量的情況,下一步要做到對50KW以上主要耗能設備都有計量。
3.14、用天然氣和油目前計量配置情況。
3.15、對上述儀器、計器、儀表要規定做到定期檢、校,各部門車間指定專人進行巡查并做好維護、檢修工作。
3.2能源統計的管理
3.2.1、原則
⑴能夠準確、及時、全面、系統的提供能源供應、消耗和庫存等信息;
⑵能夠提供能源供應、消耗、節約和儲存等方面計劃執行的情況并加以分析;指出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⑶能夠為準確制定、檢查能源消耗定額提供統計資料,促進企業能源利用率提高和減少浪費。
3.2.2、統計原始記錄
⑴能源進、出、存原始記錄;
⑵能源加工轉換原始記錄(一批料記一次);
⑶重點耗能設備原始記錄(每班次記錄一次)。
3.2.3、統計臺賬
⑴能源進、出、存臺賬;
⑵能源消耗臺賬;
⑶節能技術改造措施臺賬;
⑷節能獎罰臺賬;
⑸能源計量器具周期檢驗臺賬。
3.2.4、要求
⑴生產部是能源統計部門,負責全公司能源統計工作;
⑵各車間、班組的能源統計工作由車間、班組指定相關負責;
⑶節能員負責建立和管理本車間統計范圍的能源原始臺賬和統計臺賬,并搜集、匯總能源統計資料,負責本車間的能源消耗狀況分析,定期完成本車間的各類能源統計報表,并報送有關部門;
⑷生產部定期對各車間報送的能源統計報表進行匯總、整理、統計、分析,編制能源平衡表,及時、準確地完成各類能源統計報表,上報有關主管部門。
⑸各車間要按規定及時、準確地將能源統計報表和有關報表報送生產部,不得無故缺報、延報。
⑹各車間報送的能源統計報表要真實、準確,不得有虛假行為。
3.3各種能源使用的管理
3.3.1、用電的管理
3.3.2、能源(原料)使用的管理
3.3.3、用水的管理
3.3.4、設備、設施的管理
3.3.5、職工宿舍內嚴禁用電熱器具及其它違章電器用具;
3.3.6、各生產單位動力設備嚴禁空轉及頻繁啟動。
3.4節能技術改造的管理
3.4.1、節能技術改造主要通過對企業的生產設施進行更新改造,以改善產品質量,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消耗,提高經濟,并增加一定生產能力的建設。
3.4.2、節能技術改造內容
⑴產品的更新換代;
⑵設備的更新改造;
⑶工藝的改革;
⑷能源、原材料的綜合利用及生產中廢棄物的治理。
3.4.3、節能技術項目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和企業節能技術改造發展規劃;
3.4.4、節能技術改造項目要具有先進的國際、國內節能水平,不得采用國家明令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和設備;
3.4.5、對投資大、能耗大的技術改造項目要進行節能評估后再確定實施;
3.5完善現有能源利用考核辦法嚴格考核。
目前,企業生產經營考核辦法的重要目的是以降低生產成本為主要目標,盡管也含蓋了節約能源指標,但不突出,特別在附屬部門和車間的考核中對于節約能耗方面考核力度明顯不足,根據目前情況進行修正、完善。這項工作已經開始修定,2018年四季度可試運行。
上一新聞:塑木地板的實用性如何?
下一新聞:濱州世旭塑木有限公司上半年總結大會